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完成首幢修繕
存世近百年 校長樓重現原貌
2020-11-13 09:49:44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毛小春 【字號 大 中 小】
校長樓全貌。
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經過3個月的施工,福建協和大學校長樓目前已修繕完畢,按規劃,該樓將布置成博物館進行活化利用。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是研究中國近代教育史、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的珍貴實物資料,校長樓是整個建筑群中首幢完成修繕的建筑。
校長樓一角。
校長樓地勢高視野好
在晉安區魁岐福州海王金象制藥公司廠區內,沿著蜿蜒的階梯步行而上,記者看到沿途有多幢紅磚老建筑,位于建筑群最高處的一幢兩層帶閣樓的紅磚洋樓,就是校長樓。
穿過一道中式圓形拱門,即進入校長樓的院內花園。記者看到,花園內雜草已收拾干凈,樓前臺階兩邊擺滿了花草,在幾棵大樟樹的掩映下,校長樓散發出厚重的歷史氣息。
項目負責人郭經理告訴記者,修復前,校長樓里住著制藥廠職工,為保障此次修繕,多方努力下,騰空了樓房。7月底,施工人員進場作業。
記者了解到,因年久失修,校長樓出現了輕微漏雨的情況。在施工前的照片上,記者看到,屋面長滿雜草、落滿枯葉,屋檐的瓦當幾乎掉光。
郭經理介紹,修繕工程重點是屋面的修復。他說,校長樓出現局部漏雨時,住戶曾進行過小規模的修繕,但沒有按原貌修復。“此次修繕前,整個屋檐只剩下零星幾片瓦當,我們采購了近似的瓦當,盡可能按原貌進行修繕。”郭經理說。
校長樓的大門門頭由西式柱和中式屋頂構成,顯示了整個建筑中西結合的特色。走進室內一層,大廳寬敞明亮,屋內結構為三開間帶兩耳房式,內部裝修呈西式風格,楠木地板致密光滑,西式圖案的壁爐格外醒目。
沿著木質階梯向上來到二樓西側的耳房,記者推開修復好的窗戶看到,碧波蕩漾的閩江像一條玉帶出現在眼前,江邊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在陽光下閃耀著銀光。
郭經理說,校長樓是整個建筑群中地勢最高的,因此視野十分開闊,西側耳房更是最佳的觀景點。
穿過圓形拱門,便是院內花園。
校長樓的門頭。
存世近百年梁柱完好
校長樓的二層之上是閣樓,在這,可以看到屋頂的梁柱,記者敲擊梁柱,聲音清脆。“這些都是原裝貨。”郭經理告訴記者,雖然建筑使用了近百年,但屋頂的木梁和撐柱都保存完好,沒有出現腐朽、蟲蛀等現象。對此,郭經理解釋說:“校長樓屋面坡度比福州古民居的屋面坡度大許多,能減少屋面積水;此外,校長樓屋面鋪設雙層瓦,防水效果更佳。”
資料顯示,福建協和大學校長樓建于1923年,由美國著名建筑師亨利·墨菲設計。建筑占地面積362平方米,為兩層帶地下室磚木結構,屋頂為卷棚硬山式,盡顯中西結合的建筑風格。該樓坐北朝南,位于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的制高點,正面朝南,顯示了它在整個學校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將活化利用為博物館
市文物部門相關人士介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共有16幢建筑。此次選擇校長樓率先進行保護修繕,主要是因為校長樓是整個建筑群中最為重要的建筑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意義。相關人士還表示,校長樓在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中,相比教學樓、教師宿舍樓等建筑,體量最為嬌小且精美,修繕起來也相對容易。
福州海王金象制藥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按一期規劃,校長樓修繕后,將作為展示歷史名人的博物館,由相關單位負責布展,作為產權單位,海王金象公司也將參與管理。
校長樓內部。
福建協和大學
□相關鏈接
福建協和大學是一所創建于1916年的教會大學。1911年,由世界基督教大會推舉的高等教育委員會會長高綽博士來到福州,與福建基督教六公會聯議創辦大學,并于1915年成立董事會,以俾益知(W.L.Beard)為主席,推選莊才偉(Aduin C. Jones)為首任校長,校名定為福建協和大學。
福建協和大學是西學東漸的文化產物和中西教育“協和”的辦學成果,學校從籌建到停辦,前后近40年,實際辦學35年。
1951年,福建協和大學與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并為“福州大學”,即今福建師范大學的前身之一。作為當時全國著名的高校之一,福建協和大學培養了十多名院士。
2013年,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協和大學建筑群建于1921年-1932年,為磚石木結構,中西結合建筑風格,是研究中國近代教育史、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的珍貴實物資料。該校校園曾有“亞洲各大學風景以此為第一”“當列為世界十大最佳校園之一”的贊譽。
福建協和大學校區1958年改為工廠,后來,校區轉為福州鐵路局、制藥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