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北峰“特產”節目煥發活力
石牌村:鄉村小劇場 閩劇大觀園
2020-12-17 16:39:08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何佳媛 【字號 大 中 小】
名片:晉安區壽山鄉石牌村,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福州五大禪林之一的林陽寺位于村中。石牌村已獲評省級文明村、美麗鄉村示范村等榮譽稱號,被列入鄉村振興省級試點村。石牌鄉村劇場因傳習閩劇而聞名。
78歲的蘇祥信介紹閩劇服裝道具。
鑼鼓響、燈光亮,一出好戲正上演。邀親友、進劇場,全村老少樂陶陶。
這是石牌鄉村劇場常有的熱鬧場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在這里找到了生長的土壤。近日,記者探訪了石牌村,感受那里的民風特質。
劇場之內別有洞天
閩劇已是石牌村的金字招牌,站在村道邊,遠遠就能望見石牌鄉村劇場圍墻上的閩劇彩繪。劇場大門邊掛著晉安區非遺(閩劇)展示館、石牌閩劇鄉村非遺傳習所、城鄉社區大舞臺藝術中心牌匾。作為石牌村特色旅游景點之一,劇場里除了舞臺和觀眾席,還別有洞天。
舞臺前方的玻璃展柜里,陳列著閩劇演出所需的各種樂器,有揚琴、月琴、鈸、鑼、鑿板、風鈴、鼓、二胡、逗管等。舞臺后方的長廊好似閩劇“百科全書”,不僅介紹閩劇的發展歷史、藝術傳承、行話用語等,還配以一系列珍貴歷史照片。
走進觀眾席后方的幾間屋子,歷史感撲面而來。這里存放著許多閩劇的服裝道具,鳳凰旗、武生靴、小門帳、花廳桌、十二月花(扇)、字幕幻燈機、卷筒玻璃紙幻燈片、戲箱、劇本、曲譜、頭屏,物品之齊全,讓人嘆為觀止。
不少游客忍不住感嘆,在這北峰的鄉村小劇場,竟然有一個閩劇大觀園。
鄉村故事登臺首演
石牌村現有戶籍人口957人,常住352人。常住人口以老人為主,閩劇迷眾多。
去年5月30日,晉安區鄉村大舞臺在石牌村舉行首演,村民、游客到場觀看。閩劇《悔悟》是以石牌村真實故事為原型創作的,講述了村民改過自新,助力鄉村建設的故事。村民們在專業演員帶領下,以“自己村里的事自己演,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后來,石牌鄉村劇場還播放電影,引入歌舞演出、魔術表演。幾乎每周不間斷的活動,讓劇場積累了大量“粉絲”。
78歲的蘇祥信是鄉村劇場工作人員,他說:“演出之前,村里會用廣播通知大家。老人們吃過晚飯都會來,江南竹村、溪下村的老人也會趕過來。”
每到周末,在山下讀書的孩子們會回到村里。在團聚的日子里,鄉村劇場讓村民的心凝聚在一起,掃黑除惡、移風易俗等正能量在這里得到傳播。
自發組織 腰鼓表演
石牌村腰鼓隊也是一絕。隊長伍仕娟說,2008年,村民自發組建腰鼓隊,請老師來教學。學成后,腰鼓隊到各街鎮演出,大受歡迎。
目前,腰鼓隊有16名隊員,平均年齡50歲左右,是晉安社區文藝演出的骨干力量。為了演出更多更好的節目,隊員們還學習了廣場舞、傘舞、扇子舞。伍仕娟說:“有些隊員以前比較靦腆,經過演出鍛煉,現在都不怯場了。腰鼓隊讓大家鍛煉了身體、提高了素質,也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
2017年10月中旬,腰鼓隊作品《火辣辣的腰鼓舞》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他們用歡快的腰鼓舞詮釋了新農村的美好生活。
打開抖音,掃碼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