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不能成為點餐“單選題” 檢察機關借力公益訴訟維護個人信息安全
2022-02-18 10:17:10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黃芳賓 【字號 大 中 小】
檢察機關和行政部門聯手調查“掃碼點單”問題。(晉安檢察院供圖)
“店里除了增加紙質菜單,掃碼點餐也不用再關注商家的公眾號,更不要填寫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經常到東二環一綜合體用餐的市民陳琴說,最近感受到商家的新變化,這源自晉安區檢察院借力公益訴訟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年初以來,晉安區檢察院以《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為契機,以“掃碼點餐”作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發力點,全面摸排問題線索,密織個人信息保護的“法治網”,保障“掃碼”下的個人信息安全。
進社區訪學校
廣泛征集公眾意見
“進店請掃桌子上的二維碼自助點餐。”“請關注公眾號,選擇桌號,然后可以點餐。”對于餐飲經營者和不少消費者,“掃碼點餐”似乎已成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簡單的“掃碼”背后,關乎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更與公共利益息息相關。
“部分商家要求的‘掃碼點餐’,不但要關注公眾號,而且存在強制要求提供手機號碼、微信昵稱、位置等個人信息。”晉安區檢察院檢察官吳禎董說,年初,該院組織多個小組,對多個大型商場進行走訪、摸排、取證,發現一些商家推行“掃碼點餐”時,未設置個人信息保護的告知條款等問題。而且,市民的個人信息被抓取后,存在泄露風險。
吳禎董說,為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全力推進全市領域“掃碼點餐”問題項下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該院檢察官進社區、訪學校,通過發放網絡電子問卷和紙質問卷,廣泛征集公眾對“掃碼點餐”的意見建議、侵犯個人信息的線索以及完善該項工作的意見建議,擬將收集到的各縣(市)區案件線索進行移送。
據介紹,晉安區檢察院回收有效問卷400余份,調查結果顯示,90%的人有被要求“掃碼點餐”,85.9%的人表示商家未提供紙質菜單,82.7%的人表示“掃碼點餐”中商家未說明存在收集個人信息情況,70%的人認為有泄露個人信息風險。
召開磋商會議
護航公眾信息安全
檢察院對調查得出的“掃碼點餐”損害公共利益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并積極與相關行政機關進行溝通,通過送達《磋商函》,開展公益訴訟訴前磋商會議,向與會人員通報了調查的基本情況,并就如何加強晉安轄區內消費者個人信息保障、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進行了充分交流。雙方在磋商會上達成一致意見,對于下一步工作具體舉措予以明確,并進行部署和安排。
磋商會后,晉安區檢察院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及時開展行動,依法監管,責令商家改正。相關行政機關迅速響應,對轄區內商家進行巡查,責令商家改正,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經消費者同意之后才可收集必要、適當的信息。
除此之外,晉安區檢察院與相關行政機關共同針對“掃碼點餐”開展線上線下維權倡議活動。在活動中,檢察官就“掃碼點餐”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對轄區商家進行釋法說理,倡議商家在合理合法推廣“掃碼點餐”的同時,應保留人工點餐服務,提供紙質菜單,給予消費者選擇權,同時建議各大商場在宣傳欄、商家微信群中發布倡議書。
陳琴等消費者感受到的變化,正是晉安區檢察院借力公益訴訟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縮影。商家們表示,全力支持開展這項活動,共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