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基層動態 >> 正文

小小“菜籃子” 拎起大民生 ——福州“菜籃子”工程實施30年回眸

2024-10-30 09:57:55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藍瑜萍  【字號

  小小“菜籃子” 拎起大民生  ——福州“菜籃子”工程實施30年回眸

  福建?。ì樶┓N業創新基地展示并推廣一系列蔬菜種植新技術、新模式。本報記者 原浩攝

  小小“菜籃子” 拎起大民生  ——福州“菜籃子”工程實施30年回眸

  長樂西紅柿喜迎豐收。本報記者 原浩攝

  “菜籃子”工程之于省會城市福州,茲事體大;蔬菜之于福州市“菜籃子”工程,同樣舉足輕重。

  “我在福州當市領導的時候,搞好‘菜籃子’是第一要務。福州人叫‘三天不見青,兩眼冒金星’,要吃鮮菜、青菜。你不能沒有菜,更不能菜價飛揚?!?020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強調“菜籃子”的重要性。

  如今,無論四季何時,品類豐富的蔬菜、水果、肉蛋奶、水產品都供應不斷,福州人的“菜籃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好“菜園子”——

  強基地、優布局

  福州蔬菜產量多年居全省第一

  “最早幾乎是包菜、白菜、花菜當家,冬春基本吃不到空心菜,現在蔬菜有十幾個大類上百個品種,一年四季果蔬不斷。”對于“菜籃子”從單調到豐富的轉變,“70后”福州市民陳虎感觸頗深。

  作為一座高速發展的省會城市,福州的“菜籃子”并不好拎:耕地資源緊缺,800多萬人口每年要消耗上百萬噸蔬菜。在無菜不歡的福州人眼中,吃上一頓新鮮菜堪稱飯桌上的“頭等大事”。

  20世紀90年代,為解決市民“吃菜難”問題,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推動建設瑯岐、南通、南嶼三大“菜籃子”基地。一手抓菜地保護,一手抓菜地建設,福州從人均菜地僅2厘(約13.34平方米)的束縛中掙脫,實現了菜、肉、蛋、水產品數量充足,躋身全省前列。

  如今,走進當年“菜籃子”基地之一——瑯岐,這里正在展示并推廣一系列蔬菜種植新技術、新模式,為城市農業打開無限想象空間。

  大棚平地起,播種新希望。在福建?。ì樶┓N業創新基地,菜苗長勢齊整,周遭水霧彌漫?!坝形锫摼W傳感器、智慧植保機盯著,土壤PH值、墑情都顯示在屏上,菜苗啥時候‘喝水’,手機說了算?!被刎撠熑死钕蜓┱f。

  設施農業,打破了季節限制,扛住了臺風侵襲,實現蔬菜全年不斷檔供應。從衛星地圖上看,位于福州城郊的“菜籃子”基地上密密麻麻排列著千畝鋼架大棚,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成為全國“南菜北運”大循環上的關鍵一環,冬春蔬菜調供省外。

  從“淡季菜荒”到“蔬菜大市”,如今的福州拿下多個“第一”。2023年,福州蔬菜播種面積達236.92萬畝,比1994年增長1.3倍;總產量488.29萬噸,比1994年增長2.39倍,居全省第一,把“菜籃子”穩穩地拎在手上。

  育好“蔬菜芯”——

  創新品種,提高品質

  實現均衡供應

  果蔬的有效供給不只是量的問題?!安嘶@子”工程實施30年以來,福州蔬菜產業經歷了保數量到保質量的轉型,品種功不可沒。

  “像茄子,好的設施品種都依靠國外引種,一株外國種苗能賣到2.5元,通過國產化、本土化以后,這些好種子的價格才能降下來?!倍陙?,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陳繼兵致力于攻關茄子育種,培育出的“閩茄”系列碩果累累,不但有力地緩解了種子卡脖子問題,還大大降低了地方菜農蔬菜種植成本。

  保障“菜籃子”,離不開種源自主可控。

  在市菜科所的育種示范園里,各種各樣的蔬菜讓人嘆為觀止:苦瓜、絲瓜、小白菜、茄子、瓠瓜等品種琳瑯滿目,大多是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形成“眾菜爭鳴”的局面。

  作為全省唯一的蔬菜專業公益一類農業科研所,市菜科所承擔起全市“科技興菜”的重任。市菜科所所長陳秀娟介紹,多年來,一代代育種人通過選育新品種、創新推廣模式等形式,為福州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貢獻“種子”力量,選育出的各類蔬菜品種曾獲多個省級、市級科技進步獎項。

  隨著城市開發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福州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直至當下,福州“菜籃子”種類的創新仍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

  “農福絲瓜”系列品種商品性好、產量高,畝產4700公斤,平均每年推廣面積3萬多畝;“春寶”苦瓜早春設施大棚畝產高,前期產量相較當地原主栽品種增產30%以上;創新育成福州首個秀珍菇新品種“福秀1號”,突破羅源秀珍菇產業發展技術瓶頸……

  通過大力引進國內外新品種、新技術,福州大力調整蔬菜品種結構,擴大名優菜、精細菜和反季節菜的比重,西紅柿、大白菜、茄子、黃瓜、青椒、四季豆等10多種季節性菜基本實現全年供應的同時,品種也越發豐富起來。

  守好“菜籃子”——

  綠色種植、全程監管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考察時強調,建設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籃子、人居環境、城市空間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好。

  “菜籃子”作為民生“大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容小覷。

  進入秋季,晉安區宦溪鎮鵝鼻村的田地里,白嫩水靈的蘿卜爭相破土,陸續進入市場?!巴ㄟ^輪作休耕、施‘蘿卜專用肥+雞糞’后,我們種出的有機蘿卜品質高,還綠色無公害,爭取今年產量突破20萬公斤?!贝迕顸S學快信心滿滿地說。

  如何保證更安全?“每一批‘走出去’的蘿卜,都得經過檢測?!秉S學快說,晉安北峰山區擁有全省首個駐扎在田間地頭的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中心,村里產出的新鮮蘿卜都得及時送檢。

  檢測也不只在田間。在位于福清市漁溪鎮的福建光陽蛋業蛋雞養殖基地,每天有超30萬枚雞蛋“持證”上市。在農業部門引導下,光陽蛋業建立了“一品一碼”生產全程追溯體系,每天對每批次即將上市的雞蛋進行安全檢測,嚴把質量安全關。

  從田野到餐桌,福州層層加碼設防——近2000家生產主體納入全省“一品一碼”數字化可追溯體系中,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監管體系,把監管觸角落到細處。

  得益于綠色生產、全程監管,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升。當前,福州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連續三年在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延伸績效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并成功創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個(福清、羅源)、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5個。

  “菜籃子”裝著民意,盛著民心。30年來,福州“菜籃子”經歷了數次大考,挺過無數風雨,牢牢地護住了老百姓的餐桌。下一步,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完善監管體系、落實高質量發展,讓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穩、更安心。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