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主題晉安 >> 公共文化示范區 >> 正文

福州紅色文化地圖·晉安篇

2017-12-04 09:47:50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葉繁  【字號

  晉安區是省會福州最大的城郊型城區,位于福州市東北部,扼守福州盆地東北兩大門戶,自古以來就是“入省孔道”“通京要道”,也是閩越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晉安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歷史階段,眾多晉安優秀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艱苦奮斗,譜寫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在福建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革命遺址,如鐵坑游擊隊根據地遺址、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園、降虎村紅軍烈士墓等。

  這些紅色文化遺存,是中國革命的歷史見證之一,是寶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如今,它們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有效的保護、利用和開發,與一些新增的紅色紀念設施一起,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村主任向記者介紹當年村里的地下黨員。

  日溪鄉鐵坑村:鐵坑游擊隊根據地遺址

  鐵坑游擊隊根據地遺址,位于晉安區日溪鄉鐵坑村。

  鐵坑村是連江、閩侯、羅源三縣的交界處,地形復雜。1945年8月,上級黨組織派朱鴻連到鐵坑秘密開展游擊活動,積極發展一批黨員。同年建立了鐵坑游擊據點,并逐步發展為游擊隊根據地。后來,中共閩浙贛區委員會城市工作部把主要的力量轉移到農村開展游擊戰爭。小北嶺游擊隊不斷壯大,組織活動發展到閩侯、古田、閩清一帶,并開辟了大片游擊區。

  八一七革命烈士紀念碑

  壽山鄉嶺頭村: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園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園,位于晉安區壽山鄉嶺頭村。

  1999年初,福州晚報推出福州解放50周年系列報道,采訪1949年8月在解放福州戰役中率團攻克豬蹄峰的指揮者、后任福州軍區后勤部副政委的孫樂洵時,他談及因乘勝追擊殘敵,將此仗犧牲官兵的遺體簡埋在北峰山間。之后,福州晚報與中共晉安區委合作,組織孫樂洵及當年參加解放福州戰役的部隊首長、后任福州軍區參謀長的陳景三等,在他們帶領下到晉安區主要戰地尋找烈士遺體。其間,在嶺頭村山間找到9位烈士遺體掩埋處。隨后,晉安區遷出簡埋在山間的烈士遺骸,合葬于烈士公園內的墓園里。目前,其他烈士遺骸還在尋找之中。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園于1999年2月動工興建;1999年8月17日,在福州解放50周年紀念日落成。

  該公園于2001年7月被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紅軍烈士紀念碑

  宦溪鎮降虎村:紅軍烈士墓

  降虎村紅軍烈士墓,位于晉安區宦溪鎮降虎村海拔500多米的坪崗頂。

  墓園坐西朝東,簡樸大方,三面青山拱衛,正前方便是連江貴安小平原和奔流不息的鰲江,視野開闊,滿目青翠。安眠于墓園的是1934年在戰斗中犧牲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部分指戰員。

  如今的降虎村修建有紅軍烈士墓、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紅軍革命紀念館等。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鼓山腳下: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福州市著名風景名勝區鼓山腳下。

  紀念館占地3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1998年11月竣工并對外開放。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于2001年12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桂湖二三革命紀念館

  宦溪鎮桂湖壟頭村:二三革命紀念館

  桂湖二三革命紀念館,位于晉安區宦溪鎮桂湖壟頭村。

  大革命時期,在福州北郊宦溪桂湖一帶,以張長弓為代表的進步青年,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革命斗爭,建立了蘇維埃紅色政權,有力地沖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因事件發生在民國23年(1934年),故稱為二三革命。

  桂湖二三革命紀念館于1986年12月被郊區(后大部分轄區組建為晉安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郊區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7月,被中共郊區區委、郊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郊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紀念碑

  鼓山鎮鼓一村:松山革命烈士陵園

  松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晉安區鼓山鎮鼓一村,這里長眠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代理書記葉凱和中共福建省委特派員王則炎兩位烈士。

  為緬懷革命先烈,中共福州郊區區委、區人民政府于1965年8月修建了松山革命烈士陵園。該陵園占地約2600平方米,1995年4月被郊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郊區文物保護單位,是晉安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  楊勇/攝

  新店鎮益鳳村: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

  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位于新店鎮益鳳村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內。

  2015年清明節,由福州晚報、福州三山人文紀念園發起,并聯合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福建省長江支隊歷史研究會、福建省閩浙贛邊區革命史研究會、福建省閩粵贛邊區革命史研究會、福建省山東南下干部歷史研究會等協力建設。2015年7月7月動工,同年9月1日建成。紀念墻由抗日志士手模銅雕、抗日志士芳名墻、花環銅雕、長明火雕塑等組成。目前刻錄了8000多名抗日志士英名。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