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老黨員管理無物業小區16年后迎來一眾接班人
2022-06-15 11:16:38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大 中 小】
黨員風采
晉安區王莊街道有一個小區,僅有一棟樓、42戶。小區沒請物業公司,16年來一直由退休老黨員孫裕雄擔任樓長義務管理小區。今年,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小區成立了全部由黨員組成的紅色業委會,讓小區支部成員和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參與小區具體管理,單槍匹馬的老孫有了更多同行人。
“孫樓長”獨挑大梁義修水電16年
2006年,經過房改,海警公寓小區從宿舍變為普通住宅。由于沒有物業企業接管,很快亂成一團麻:垃圾隨處扔,老鼠到處跑,還有居民直接將垃圾扔下樓。
當時,孫裕雄因身體原因提前退休。“大家都不愿意得罪人,那只好我來當這個‘壞人’了。”孫裕雄說,出于一名黨員的責任感,他不能坐視不管。接手時,他就做好了挨罵的準備。
一次,有名住戶的違章搭蓋在小區整治中被拆除。“老孫你干什么不好,要做這個。”這名住戶指著孫裕雄的鼻子大叫。
“我沒拿一分錢工資,誰要來管都可以站出來!”孫裕雄這樣回復對方的責難。
私搭亂建、侵占樓道、亂扔垃圾、違反疫情防控規定……在某些人看來的“閑事”終于有人管了。
在街道、社區的大力支持下,海警公寓今年先后完成了修復破損管網、安裝屋頂隔熱層、改造小區外立面、“一戶一表”改造、架空層翻新、鋪貼樓梯地磚等大事。
小區每個月的物業費加起來僅有三四千元,支付了保潔、門禁、維修等方面的費用,就所剩無幾。孫裕雄盡量將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雇傭同一人負責保潔和門禁。年輕時曾任廠長的他,將自己一手水電維修方面的手藝都奉獻給了小區。
海警公寓居民高慶秋說:“小區管道漏水、燈泡不亮,找孫裕雄準沒錯。”大家一喊,孫裕雄就提上工具,噔噔噔地跑去維修。老黨員黃鐘龍也時常幫著打下手,將人工費給省了下來。
支部成員一起干共建睦鄰家園
2020年小區完成了一件大事——成立黨支部,黨員紛紛亮身份,讓小區管理有了主心骨。今年,在晉安區推行的黨建引領無物業小區管理標準化行動中,經上級部門指導,海警公寓小區黨支部積極籌建業主委員會,推行交叉任職,讓黨員帶頭參與小區管理。業委會由5名黨員組成,除了孫裕雄、黃鐘龍外,還吸納了3名黨員加入,擔任業委會成員。
業委會一成立,就通過開展入戶信息排查、邀請居民全部加入小區業主微信群、完善共商共議平臺,深化“鄰里事、鄰里議、鄰里定”機制。
擺上議事清單的第一件事,就是小區入口的一段圍墻。這段圍墻被隔壁小區的大榕樹長年累月“壓迫”著,一刮風下雨,居民就擔心圍墻會倒下來。業委會隨即聯合街道、社區多方協調,由園林部門上門修剪。作業人員運走了七八車樹枝,也帶走多年來懸在居民心頭的不安。看到隱患消除,大家笑稱:“這下圍墻‘解放’了,我們頭頂也有陽光了!”
通道經過翻新,雪白的墻面、墻上的紅色標語、墻角處高低錯落的綠植,在老小區中自成一道風景。
守了小區16年,近來69歲的孫裕雄有些干不動了,每次爬到高處心臟就跳得厲害,小區也面臨管理斷層問題。
“如今業委會成立,就是希望能通過‘傳幫帶’培養出更多小區自治的接班人。”鼎嶼社區黨委書記李慧婷說。
在業委會成立大會上,看著兩鬢染霜的老孫,一些居民提議:“老孫你做得太辛苦了,物業費你就別交了,省下來買酒喝!”孫裕雄笑著說,居民的認可、一名又一名黨員的加入,讓他又生出了渾身的干勁,大家都交物業費,他可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