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區域特色 >> 正文

撐起鄉村“面子”充實民生“里子” 壽山鄉嶺頭集鎮環境整治省級樣板項目,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游”新模式

2023-11-29 09:38:06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林舒穎  【字號

  撐起鄉村“面子”充實民生“里子”  壽山鄉嶺頭集鎮環境整治省級樣板項目,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游”新模式

  壽山鄉嶺頭集鎮環境優美。記者 池遠 攝

  日前,迎著蒙蒙細雨,記者來到晉安區壽山鄉嶺頭集鎮,冬日已至,這里仍煙火氣滿滿。

  作為2023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集鎮環境整治樣板工程,晉安區壽山鄉嶺頭集鎮環境整治樣板工程以“打造小北門戶 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秉承“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原則,目前正加速建設中。項目通過深化城鄉融合、閩臺融合、文旅融合、建管融合,進行既有建筑整治、公共空間打造、污水垃圾治理、特色挖掘呈現、桿線整治和綠化提升等工作,撐起鄉村“面子”,充實民生“里子”,讓百姓的幸福指數節節升高。

  亮點一:留住文化印記

  順著蜿蜒的山路,記者進入嶺頭集鎮,率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小北嶺驛站,石塊與茅草結合,讓人仿佛瞬間穿回千年之前。“這里是宋崇寧年間小北嶺古驛道的重要節點,也是福州四大省際官道‘福甌路’的起始段之一,古代福州進京趕考的學子多經過此處。因為始建年代晚于大北嶺,故得此名。”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十九先生介紹。

  距離小北嶺驛站不遠處的宋古驛道乃是宋朝時修建,至今有900多年的歷史,經過提升改造后,新增了190米棧道,串聯起了桃枝嶺公園。“現在從森林公園蘭花圃出發,沿著宋古驛道只需要20分鐘就能到達嶺頭集鎮,我們沿線規劃提升4個公園,通過挖掘活化小北嶺的古驛道文化,留住嶺頭集鎮的文化印記。”嶺頭集鎮環境整治項目負責人趙劍海說。

  草木蔥蘢、石板路蜿蜒、亭子古樸……提升改造后的桃枝嶺公園獨具魅力。壽山鄉七級職員沈元介紹,在整治提升中,他們種植了100多株桃樹,待到春天,便能欣賞漫山桃花笑春風的美景。

  “戲中人物有聲色;臺下看官辨是非”“古道崎嶇尋遠夢;清風繚繞拓新程”“閑數奇峰遠;俯聽幽壑鳴”……記者漫步公園留意到,不經意間的楹聯,成了公園的點睛之句。“我們邀請省、市楹聯協會的專家把關,為園內的亭子加上4副楹聯,讓公園更添墨香。”沈元介紹。

  壽山石文化也是福州的一張燙金名片。壽山鄉鄉長王亮告訴記者,本次整治提升中,預留出9000多平方米的壽山石藝創空間,計劃引入大師工作室,打造壽山石主題酒店,培育壽山石產業帶,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嶺頭集鎮環境整治,是推動全域旅游發展、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的具體行動,也是繼九峰、前洋后晉安區精心打造的又一全省樣板。為此,晉安區建立了省市區鄉村五級共建機制,省住建廳、市建設局負責技術指導、工作協調,并在資金、政策上予以傾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分管領導牽頭落實,壽山鄉和區直相關部門、社會各界力量緊密配合,匯聚強大合力。

  亮點二:優化品質服務

  “垃圾分類 家家時尚”巾幗志愿服務活動、“濃情重陽 共享金秋”重陽節敬老活動……經過精心規劃和設計,目前“嶺頭大院”已陸續投用并承接多場活動。“通過多樣化、深層次的活動,我們希望把‘嶺頭大院’打造成為老少皆宜、近悅遠來的‘幸福院’。”晉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需求為導向,在項目開始之初,晉安區就通過走村入戶、問卷調查等方式詳細調研當地居民、商戶、周邊企業、過往游客等各方需求,針對梳理出來的集鎮基礎設施不足、公共空間不足、產業空間不足、文化特色彰顯不足等短板,精準施策。

  按照“布局合理、傳承文化、建設為民”的原則,嶺頭集鎮環境整治項目盤活閑置空間,打造集“食堂、學堂、醫堂”于一體的“嶺頭大院”,形成嶺頭集鎮“15分鐘幸福圈”,既滿足游客與村民的日常休閑需求,也提升集鎮公共服務水平。

  其中的食堂即長者食堂進行適老化改造,環境溫馨,清潔衛生,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在家門口品嘗美味、品味幸福,今后這里還將引入團隊運營,帶給游客更多的味覺享受。登上長者食堂二樓,坐在竹制座椅上沏一杯清茶,遠處群山綿延,在此便能享受到“偷得浮生半日閑”。

  走出長者食堂,只見鄰里廣場寬敞整潔,攀巖墻、羽毛球場、秋千等一應俱全,繼續穿過鄰里廣場,便是樂齡學堂。“樂齡學堂內規劃有學堂茶館、書畫室、棋牌室、影音室、老人日間照料室、休息室、室內健身七大功能區,讓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趙劍海介紹。

  亮點三:引來煙火人氣

  嶺頭集鎮曾被村民們親切地稱呼為壽山的“東街口”。如何才能讓集鎮“閑置產”釋放“新動能”,讓“舊農房”煥發“新魅力”,這是在本次整治提升中努力作答的“問卷”。

  位于嶺頭集鎮的“雜草叢生”是集露營地、咖啡屋、餐吧、民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娛樂空間,三層的白色現代建筑,在綠意環繞中格外亮眼。“這是我們壽山本地鄉賢看到了嶺頭集鎮的發展前景返鄉創辦的。現在生意越來越好,尤其是周末,不少年輕人、親子家庭驅車來此打卡游玩。”嶺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鴻介紹。

  整治提升以來,晉安區陸續引進了餐吧、咖啡館、露營地、民宿等民營新興業態,繁華的壽山鄉“東街口”漸漸重現。“很明顯的一個變化是,不少在外的村民開始回來了,村里的土地從每個月幾百元的租金,現在已經漲到了近1000元,一些人還來打聽村中的民宿。”林鴻欣慰地說。

  此外,嶺頭集鎮有許多單位產權房,如供銷社、郵政大樓、糧食站、稅務樓等,單位產權房以多樣化的形式支持嶺頭集鎮建設。

  而對于家住嶺頭街的吳老伯來說,如今的嶺頭集鎮更添溫暖與幸福。在本次整治中,壽山鄉通過入戶調研嶺頭村村民需求,并通過公示,實施適老化、宜居化和民宿化改造。村民吳老伯家中有四人領取低保,其孩子身體殘疾,一家五口人居住的房子已有30多年的歷史,急需改善居住條件。

  改造后的吳家老房一層安裝了無障礙扶手便于老人小孩進出,消除衛生間高差并安裝適老化設施,同時增加了采光和通風,優化了儲物空間。“集鎮整治項目的一個民生亮點就在于三類農房改造。這次改造也是作為一個試點,總結經驗后將在更大的范圍推廣。”晉安區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李小平介紹。

  嶺頭集鎮環境整治項目不僅匯聚黨員、鄉賢、群眾的力量,同時奏出了閩臺合作的“最強音”。“該項目是由福建省勘察設計大師嚴龍華團隊、臺灣建筑獎得獎注冊建筑師吳正隆團隊、福建省勘察設計大師梁章旋工作室團隊、福州日報社強強聯手,以閩臺融合的高標準規劃設計推進項目建設。”晉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為動力,下一步晉安區將持續發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游集鎮“嶺頭樣板”。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