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舊改有創新
2018-06-28 09:55:15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劉君琳 【字號 大 中 小】
象園街道干部赴新店鎮開展異地攻堅,并在項目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
晉安區今年計劃交地面積約1萬畝以上;房屋征收面積60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連片舊屋區改造面積436萬平方米;征收戶數約2萬戶以上。“晉安的舊改規模巨大,舊改速度在全市名列前茅。”晉安區舊改辦主任林友昨日表示,這與舊改一線人員不斷推出新機制、摸索新做法、打造新氣象密不可分。
新機制
統籌人員異地攻堅
晉安區舊改項目多,項目任務繁簡不一。如何合理調配人員,統籌兼顧,打好舊改攻堅戰?晉安區用“成建制”異地攻堅的創新機制解決了這一難題。
梁云是象園街道樂西社區黨委書記,如今卻多了一重身份——泉頭農場征遷一組組長,進駐泉頭農場,協助該片區舊改征收工作。泉頭農場片區征收涉及房屋總面積約26.29萬平方米,今年,泉頭舊屋區擴征,擴征地塊涉及征遷戶153戶,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泉頭農場任務重,人手緊缺,象園街道舊改任務相對較輕。”梁云介紹,從去年開始,象園街道幾十名干部被抽調支援泉頭農場舊改項目,成為晉安區第一支“異地攻堅隊”。
“異地攻堅,不熟悉當地情況,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組團進駐,與各部門、業主單位加強聯動,截至目前,泉頭舊屋區擴征地塊簽約率已達97%。”梁云說,他們成立了以象園街道、晉安區農林水局、地源房屋征收工程處、泉頭農場、泉頭村“五位一體”為格局的項目指揮部,聚成合力,推進舊改工作進行。
新思路
現有房源合理配置
晉安舊改規模大,涉及征遷戶多,其中不乏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過渡期租房困難。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晉安區在市里審批、調配下,用公租房對區內征遷住房困難戶進行定向保障。
72歲的陳老伯是橫嶼組團項目的征收戶。他患有腦血栓、心臟病,長期需要人照顧,一家人均沒有固定工作,主要靠他的養老金及妻子打雜收入為生。過渡期難以找到房子居住令他愁眉不展。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陳老伯的顧慮很快就反映到項目組,負責陳老伯房屋征收工作組的組長洪居平,工作人員林云鵬、倪興天主動和陳老伯對接,為他申請公租房,經過審批,陳老伯一家近日拿到了公租房的鑰匙。
“區里積極協調市房管部門,調配了東山新苑、遠東麗景一批拎包入住公租房,專門用于特殊困難群體過渡使用。”晉安區鼓山鎮鎮長劉通介紹,在橫嶼組團項目征收掃尾工作中,區政府還專門調配了橫嶼鱔溪佳苑安置現房,為過渡困難戶解決安置問題。
橫嶼組團項目并不是個例。據悉,為了有效解決安置房源緊張等問題,晉安區主動將全區地段最為優越的世歐王莊、紫陽新苑、鶴林新城等安置房源全部用于對接重點項目掃尾。
新氣象
臨時黨支部作用大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堡壘。在舊屋區改造項目中,晉安區橫嶼組團、泉頭農場片區、省拖片區等項目征遷指揮部樹立“重點項目推進到哪里、黨組織就跟進到哪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就發揮到哪里”的“黨建+項目”理念,建立臨時黨支部。
隊伍建設永遠在路上。臨時黨支部黨員干部佩戴黨徽,亮明黨員身份,對照合格黨員標準服務群眾。黨員劉文華家中不幸失火,造成嚴重財產損失,但為了不影響手中征收工作進度,在失火后第三天就返回工作崗位。
“既要完成舊改任務,又要維護好群眾利益,這是臨時黨支部每個黨員的共識。”象園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強說,為讓群眾充分理解、支持舊改工作,臨時黨支部對群眾實行開放式辦公,實現“心門”開放和辦公開放。“心門”開放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幫助群眾計算“征遷經濟賬”;辦公開放,就是將征遷政策全部公示上墻,工作期間不避人、不私定,不互瞞。
“我們讓黨旗在項目一線飄揚,黨徽在項目一線閃耀,戰斗堡壘作用在一線充分發揮。”吳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