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晉安新聞網 >> 要聞快遞 >> 正文

倡導移風易俗 弘揚信用文化 傳承良好家風

文明福州 你我代言

2020-09-08 16:53:55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蔣雅琛 葉欣童 錢嘉宜 李白蕾  【字號

倡導移風易俗 弘揚信用文化 傳承良好家風

  在三坊七巷用信用分可免押金租賃油紙傘。本報記者 葉義斌攝

  街頭巷尾,“志愿紅”引領“文明范”,書寫新時代的雷鋒精神;餐館食堂,“光盤行動”漸成風尚,厲行節約深入人心;地上地下,公共交通網絡日益暢通,綠色出行不斷增強市民幸福感……多年來,文明新風浸潤著美麗的山水榕城,也涵養生活在城中市民的文明素質。當文明根植于心,一個個自覺行動正鐫刻文明福州的新高度。

  倡導移風易俗 吹來文明新風

  “推進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近日,長樂區街頭新增一批景觀小品,把文明城市創建、移風易俗融入群眾工作生活場景之中,不僅成為長樂區一道讓人賞心悅目的風景線,也是長樂人不斷踐行的文明理念。

  家住長樂區鶴上鎮的王依姆對此深有感觸。幾天前她剛剛過了60歲的生日,這次她選擇和家人簡單吃個團圓飯。“以前講派頭,比排場,每次壽宴最少也得花十幾萬元,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家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現在區里很多鄉賢、企業家都帶頭縮減辦婚禮、辦喪事費用,倡導大家都不要大操大辦,省錢又溫馨!”

  自2016年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行動以來,長樂區不斷摸索移風易俗工作經驗,努力把實踐成果上升為制度規范,在全區上下共同努力下,共有3.3萬余場紅白喜事新辦、簡辦,節省資金逾48億元,其中1400萬元流向公益事業,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滿意率達99.74%,文明新風吹遍鄉村。

  長樂區樹立新風尚的成效是福州市推進移風易俗的縮影,全市各縣(市)區也通過各類的宣傳方式,不斷鞏固提升移風易俗成果:福清市啟動生命公園建設試點工作,通過疏堵結合,引導廣大群眾轉變傳統殯葬觀念;閩侯縣打造移風易俗主題公園讓社區居民在耳濡目染中,摒棄陳規陋習;馬尾區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及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的作用,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常態化、長效化……一股綠色文明新風吹遍榕城大地。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福州市暫停集體祭奠、公祭、骨灰撒海、植樹葬等群體性祭掃活動,云祭掃、代客祭掃、預約祭掃成為清明節祭掃特殊方式。

  “過去幾乎每年清明我都會返鄉祭掃,但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得不退掉從紐約返鄉的機票。”馬尾亭江鎮鄉賢林晉佑說道,后來他在“長安村聯誼會會務群”看到村里志愿者發布的“代祭掃”活動倡議,便第一時間報名,“這樣的綠色祭掃形式慰藉了我們這些海外游子的思親之情”。

  據了解,福州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引導帶動2659個村(居)委會、紅白理事會、老人協會等基層自治組織,健全村規民約,加強對喪事簡辦的宣傳、監督和勸導,推動移風易俗,革除喪葬陋習。

  弘揚信用文化 筑牢文明基石

  誠信經營,真材實料,耳聾伯元宵薪火傳承、百年常青,成為福州老百姓公認信賴的“老字號”;

  海鮮“大掌柜”曾天俤從事海產買賣30余年,堅守誠信經營理念,如今擁有4家大型經濟實體;

  環衛工人陳淑芝拾金不昧,將拾獲的財物上交警方,“不是我的錢燙手,我不能要”;

  ……

  一個個平凡之舉淳化社會風氣,詮釋誠信之美。

  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多年來,福州堅持創新引領、試點先行,蹄疾步穩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福州”逐步完善、持續優化、紅利漸顯。

  三坊七巷和東百商圈全面升級信用可視化街區建設,通過信用租賃、信用支付、失物招領、信用商家和無人超市5種應用場景,為市民提供多樣化信用服務。

  全市推行個人誠信“茉莉分”,在全國首創推廣城市公共服務支付二維碼——“福碼”,實現全福州信用激勵應用產品“一碼通行”,累計用戶數達到100萬人,每日活躍用戶超10萬人。

  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在行政審批“綠色通道”、日常監管頻次、政府招投標、財政補貼獎勵等事項中,明確將企業信用評級和信用報告作為重要參考和依據,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采取信用加分。

  經過多年的打磨和沉淀,“信用福州”已經成為了一塊響當當的招牌,形成全省乃至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州模式”。在全國36個副省級及省會城市信用狀況綜合排名中,福州市位居前列。

  建設精神家園 夯實文明陣地

  “這里資料齊全,氛圍濃厚,空間寬敞明亮,學習起來很有感覺。”不久前,福清市檢察院的十余名檢察官來到新建成的福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思想學習驛站,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碰撞觀點、交流心得。

  福清市委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學習驛站揭牌以來,福清市許多單位都爭先恐后到這里開展學習活動,因為體驗感好,一位難求。

  新思想學習驛站是福清市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又一創舉。據了解,2018年10月,福清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同時成立24個鎮(街)文明實踐所和51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示范點。去年,福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晉升全國試點后,工作主體不斷壯大,已搭建起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鄉風文明建設等7個平臺,統籌使用,協同運行。

  同樣作為全國試點,晉安區則通過打造文明實踐的多維共建矩陣、同心共進格局、服務共享平臺,讓文明實踐有深度、有熱度、有溫度。今年以來,全區累計開展1500余場次文明實踐活動,參與服務的志愿者達5.5萬人,覆蓋群眾約16萬人次。

  在閩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則更像一個“中樞大腦”,著力建設“一張網”,即志愿閩侯管理平臺系統,“網羅”全縣資源,以“菜單”形式在平臺公布任務,實現“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全周期服務。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的重大舉措。”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各地注重創新探索,發揮特長,打造了一個個有特色、有亮點的文明精神宣傳聚合平臺,肩負起大力弘揚共筑美好生活時代新風,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使命任務。

  傳承良好家風 共筑和諧社會

  9月1日,開學首日,福州群眾路小學傳出瑯瑯書聲,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在此舉行。市紀委監委、市婦聯、市教育局聯合啟動“聽媽媽講家風故事”進校園活動,把音頻故事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制作了紅色家風、孝廉家風、閩都家風三大系列60篇家風家訓走進校園,走進公交地鐵移動電視、有線廣播等融媒體平臺。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程度直接關系著社會文明程度。讓“最美家庭”引領社會新風,市婦聯常態化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選樹了“移風易俗”“綠色家庭”“書香家庭”“情系國防”等各類最美家庭12869戶,并通過全媒體廣為傳播。讓群眾從“聽故事”到“學美德”,市婦聯還陸續舉辦了“幸福之城·讓愛回家”原創音樂會、“悅讀家·幸福城”展演活動和“激蕩家國情”好家風巡講活動等,極大拓展了活動受眾面。

  適應信息化時代需求,家教云課堂、網絡家長學校、“茉莉花開”女性學堂等一系列家教線上平臺也應運而生,線上線下公共平臺每年培訓各級各類家長近300萬人次,推動了科學家教知識普及。我市還集聚駐榕高校、院所家庭教育專家資源,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和家教專家庫,為家教工作組建“智囊團”。

  用家風家教涵養文明新風,自2018年以來我市共推出“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我愛我家·垃圾分類·巾幗先行”“茉莉姐姐親子教育”“福爸——親子陪伴行動計劃”等特色家庭服務項目20余個,惠及10多萬人次。

相關新聞
新聞發布 更多

晉安:風勁帆滿拓新程 乘“數”而上天地寬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一場春潮正席卷千行百業。8年的“峰會時間”,見證數字中國

區域特色 更多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水韻榕城”福州文旅嘉年華啟動,四大主題打卡線路首發 “五一”潮玩福州水岸 領略水韻好風光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

晉安15個重大項目開工 閩西南·福州智造e谷打造山海協作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