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暑假里的“垃圾分類課堂” 福州家校社共繪低碳環保畫卷
2025-08-07 10:09:24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趙錚艷 【字號 大 中 小】
福州市錢塘小學學生進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活動。
這個暑假,榕城的社區里活躍著一群特殊的“環保小衛士”。他們身披志愿綬帶,或在垃圾桶旁耐心督導,或向居民講解分類知識,用稚嫩的聲音傳遞著綠色低碳理念。
這是市城管委聯合教育部門深化假期垃圾分類宣傳的生動實踐,通過“小手牽大手”,讓校園里的分類習慣延伸至家庭與社區,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在榕城蔚然成風。
家校社聯動
構建假期分類教育新生態
今年,市城管委聯合教育部門聚焦實踐拓渠道,以系統化思維健全垃圾分類教育長效機制:放暑假前,各校將分類知識融入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組建學生社團與志愿者隊伍;暑假里,依托“家校社網”一體化,學生化身“環保小督導員”“分類宣傳員”,深入社區參與桶邊督導、入戶宣傳等活動,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的良性循環。
近日,在鼓樓區天元社區,福州市屏西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傳活動。孩子們在社區廣場擺起宣傳臺,分發手冊、繪制分類漫畫,用“塑料瓶找藍色家”等形象的比喻,向居民介紹分類標準。
最后,孩子們拿起垃圾袋,開展社區衛生保潔行動,將綠化帶、樓道里遺落的垃圾清理后,精準分類投放。
多元活動賦能
讓分類意識深植童心
今年暑假,各校結合實際創新形式,讓垃圾分類學習有趣又有效。福州市錢塘小學教育集團聯合九彩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發放垃圾分類倡議書,少先隊員擔任“紅領巾督導員”,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學校還舉辦手抄報創作、主題繪畫展,學生用畫筆詮釋分類知識;設計順口溜、編排手勢舞、傳唱主題歌謠,讓分類標準“入腦入心”。
福州市小柳小學與福州黎明中學的學生走進鼓樓區洪山鎮興園社區,長者食堂變身“垃圾分類課堂”,同學們在互動與歡笑中學習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方法。
晉安區鼓山鎮連鳳社區志愿者走進鼓山中心幼兒園,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深入淺出地為小朋友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從校園到社會
環保種子悄然發芽
從小學到大學、從課堂到社區,福州學子用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理念,不僅自己做好垃圾分類,還帶動更多人一起參與。
福建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深入晉安區茶園街道站東社區,通過展板宣傳、趣味問答、入戶講解等方式,為居民送上“分類指南”。
通過假期系列活動,福州學子們的分類實踐能力大為提升。家長與社區居民的參與主動性也明顯增強,實現了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
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聯動,完善家校社協作機制,推動福州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