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點亮美麗前洋
民宅變民宿 全國設計團隊來出招
2018-10-26 09:52:19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字號 大 中 小】
參賽設計師記錄擬改造民宅細節。
晉安壽山鄉前洋村,24日迎來120多名兩岸設計師,他們走走拍拍,尋根究底,舊石磨、柴火垛、魚簍、食盒等老物件和充滿滄桑感的民居,都令他們如獲至寶,反復觀摩。他們是全國各地來參加海峽兩岸“創意點亮鄉村”民宿設計大賽的選手。他們用現代眼光投射“美麗鄉村”,力求用現代設計讓“老房子”成為“新亮點”,挖掘、重塑鄉村文化靈魂。
挖掘亮點
當天上午8點半,一打開車門,前洋的清新空氣就讓客人為之一振。前洋村村委會副主任劉昌明笑著迎上去,一路帶著選手在村內轉起來。
沿著干凈的環村道向上走,左側村委會內,前洋圖書館、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婦女之家、老人休息室等設施一應俱全,村民議事點前,老人正閑話家常。一條清澈的前洋溪擁著文化廣場蜿蜒穿村,不遠處龍晶葡萄園,牛奶草莓到了收獲的季節。沿著村道一路向上,兩側毛竹蒼翠,丹桂飄香,寧謐而溫馨。
“很少見到村道如此干凈,村內的文化設施也很完善。”廈門半空間景觀設計所的設計師黃超川情不自禁地感嘆。他坦言,鄉村設計不能平地拔高,必須要有完善的配套和整潔的村貌“托底”,前洋村生態優美,村貌整潔,具備改造的基礎。
“這些管線不能下地嗎?”上海天華公建五所的余國璞指向頭上的電線說,“這條環村道是村內公共通道,電線分割了視線,也缺乏安全性。”
劉昌明笑呵呵地告訴他,他們也想到這個問題,目前村里正在進行生活污水治理和管線下地工程,資金還在申請中。建成后,前洋家家戶戶都會建設化糞池,村容村貌將進一步提升。
站在前洋村高處,余國璞滿意地望著整個村落的布局。“線狀村道牽起若干個庭院,具有豐富的層次結構,經過設計將會形成一個連貫的民宿群落。”余國璞說。
傳承文化
工作人員介紹,“創意點亮鄉村”民宿設計大賽,由省住建廳、晉安區政府主辦,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華全球建筑學人交流協會、福州市晉安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承辦,吸引了290多組來自海峽兩岸的建筑設計、創意策劃、民宿運營等領域的參賽團隊。
此次設計內容為前洋村現有的6處農宅及周邊場地,參賽者要針對真實環境和鄰里關系進行設計。設計方案應注重挖掘人文歷史資源,尊重原有居民的生活習慣,展現本地特色,滿足城鄉經濟發展的要求,有利于展現生態宜居的鄉村風貌。
前洋50號民房為雙層木結構建筑,建于上世紀60年代,房內的木板歷經風雨侵襲已變色,目前用于堆放雜物。來自深圳的星期六工房設計師范業麟研究了檐下1米高的臺階后說:“這里是不是比較潮濕?”從事鄉宅設計多年的他詳詢起本地的氣候和生活習慣。
劉昌明告訴記者,當地雨季短,但霧大,村民建房時要建設地臺,避免濕氣上升。這個地臺平時可休憩納涼,閑拉家常,用處很多。
范業麟說,這些建筑留下了以前人們的居住痕跡和生活方式,當地工匠也發展出合理的建造經驗,這些建造經驗、骨架結構、傳統材質應盡量保留,再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注入現代設計理念。
經過這兩天的走訪,他發覺,北峰山區的壽山石文化、茉莉花文化、畬族文化、稻耕文化和毛竹工藝都是值得挖掘的亮點。
廈門半空間景觀設計的卓安勇則獨自走進了村史館,去探尋村莊的歷史底蘊和文化記憶。他驚訝地發現,前洋村曾是朱熹講學處!他認為,鄉村振興要避免產業同質化,前洋可從挖掘朱熹講學文化入手,放大、重塑村莊與眾不同的“文化之魂”,形成獨具的魅力。
獻計振興
2012年,前洋村投資200多萬元,對前洋溪進行治理改造;2014年,前洋村修建了農村公園、整修了村莊道路。去年,前洋村因宜居、宜業、宜游,入選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今年8月,又被納入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試點村。
劉昌明介紹,村里先后引進龍晶葡萄觀光園、同樂園生態農業觀光園、省農科院新品種水稻中試基地等極具代表性的現代都市農業項目,希望能打造集農業科研、旅游觀光、度假休閑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專屬名片。這次“創意點亮鄉村”民宿設計大賽,還舉辦了“鄉村夜話”圓桌論壇,邀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及省、市的規劃設計專家,為“破題”鄉村振興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上海天華公建五所的余國璞說,如何將游客招進來、留下來,這還要細分需求,發展清新生態、親子采摘、團建拓展等覆蓋各年齡層次的旅游產業。“回去之后,我們還要仔細論證,形成設計稿。”他說。
對前洋村兵哥農家樂的老板林堅來說,他一直以來的盼望正逐漸變為現實。2014年,他沖著鄉村的美好前景回家創業開了農家樂,靠北峰柴火雞打響了招牌,兼營民宿。但前洋村的資源較為分散,缺乏深度游景點和完善的旅游產業鏈,游客吃完就下山了,待不住,他的兵哥農家樂也一直無法擴大規模。他希望設計師描繪的“藍圖”能為北峰帶來更多人氣,匯聚更多同道,大家抱團將前洋村的旅游產業進一步做大。